從理論邏輯上講,社會主義制度應該超越資本主義,是后資本主義制度,是對資本主義的代替。但是,由于社會主義最早是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全文]
發布時間:2020-11-21
本文詳盡地追蹤考察列寧晚年思想軌跡,就是旨在為科學、準確、深入理解列寧最后論著的主題思想、精神實質,找到一把新鑰匙,作出新解讀,真...[全文]
發布時間:2020-11-21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關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第一種解釋,它是在正常的社會生產條件下,用社會平均的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產生一定的使用價...[全文]
發布時間:2020-08-27
生命政治是對在不同的歷史環境和權力關系中的人的分析,故而生命政治被解讀為一種凌駕于生命之上的權力,它可以“讓人生”,也可以“讓人死”,...[全文]
發布時間:2020-08-27
《資本論》反貧困思想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條件下無產階級貧困問題進行深入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的結果,是啟迪無產階級思想覺悟的“歷史的、全面...[全文]
發布時間:2020-06-01
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方式不再局限于歐美日及其(前)殖民地區,甚至也不再是第三世界的城市“景觀”,而是已成為即使是最偏遠鄉村的社會特征。...[全文]
發布時間:2020-06-01
從使用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成本問題、定價與利潤問題、壟斷問題四個方面入手,分析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對立與統一,從而尋找二者結合...[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所包含的歷史階段、社會主義性質、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下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進行探索,研究發現,...[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本文希望通過梳理貿易政策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脈絡、貿易政策政治決策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政府和利益集團在貿易政策決策中的角色定位,有助于我...[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農地托管是指"具備一定條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受托為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企業等經營主體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提供的包括耕、種、管、...[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中國農業現代化不是走向資本剝奪農民的發展道路,而是選擇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合作之路。...[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有許多關于中國經濟成功的理論,最著名的有制度觀、發展戰略觀、中國模式觀、文化觀等等。這四種流行的觀點都觸及了中國...[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據分析,我國現行的政治體制是人民需要通過人大代表來選取政府,從而實現最終權利。政府代表人民行使對國企財產權的所有權。...[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那么,僅僅討論一個國家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結構變遷,是不是就到此為止了?為什么很多發達國家可以從農業經濟轉變為工業經濟,但大多數...[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黨的十八大前后,習近平同志關于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思想意旨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從前提、對象、核心、特色、使命和方法等方面,為研究和構建...[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經濟是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立足于我國國情,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是非常重要的。...[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針對當前學界對馬克思價值概念的混亂理解,當務之急是回到馬克思價值概念的真實語境,把價值的問題還給價值而不是留給價值的評判者,在價值...[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主要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各部分基本原理構成,當中哲學原理屬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也一直是現階段學術界重要研究...[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作為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合法性的立論根本。馬克思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揭示了資本...[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
人工智能是指以計算機科學為基礎,涉及多學科各個領域,通過科學技術研究和模擬人的智能,以達到與人腦相似甚至超越人腦的技術系統。...[全文]
發布時間:2020-03-12